就这样,白如月成了白启岩和吴明慧的信使。

    有人帮着鸿雁传书、推波助澜,白启岩与吴明慧之间的感情迅速升温。

    白启岩在爱情的滋润下等来了放榜的日子。

    白启岩,朱景风,吴明远的名字排在前列,白家小二房的白启文落榜。

    严相的孙子严少诚,绥宁伯府郑绍衍,李尚书府上的李锦鹏、以及威远伯府的赵世铭,都高中在榜。

    荣远伯府的秦风平,郑侍郎家的郑致远,王侍郎家的王德志都落了榜。

    白如月让人抄了整张榜回的来,一眼看到排在第一的三哥,排在第二的朱景风,排在第三的吴志远,排在第四的陈子博。

    朱景风曾是状元,这一回,会不会还是状元?

    放榜没几天,就是殿试,殿试放在文德殿内,一张张小桌排得整整齐齐,殿试只考一篇策论,考题一出,诸考生端正坐着,目不斜视,低头奋笔疾书。

    皇上带着太子先站在殿前看一会,再沿着考桌中间,缓缓的往前移,左右两边走走看看,看看人,看看字,看得兴致盎然。

    太子跟在皇上的身后,走到李锦鹏身边,看了一会,接着往前走,走到严少诚身边,又看了好一会。

    殿试结束,考官收了卷,考生们依次恭敬退出文德殿,由内侍引着出了宫。

    阮尚书等考官收齐了卷子,便在文德殿内当场开始阅卷了。

    就一篇策论,阮尚书带着几个副考官,很快把卷子评了出来,随后,阮尚书捧着已经排了次序卷子,进到崇德殿。

    “恭喜皇上,武朝人才倍出,此次殿试,文章篇篇都是佳作,让臣等爱不舍手,左右为难,掂量又掂量,才排出这四篇来,可评一甲,请皇上定夺。”

    皇上接过四篇策论,先扫一眼名字,见白启岩,吴明远,朱景风,陈子博,随手抽出白启岩的策论,凝神细看起来。

    太子也凑过来看了一眼,见父皇手拿着白启岩的卷子,心里自是有几分明白。

    再扫一眼桌几上的卷子,没有见到李锦鹏和严少诚的名字,心里有一分失落,不过很快就释然了。垂手站立在边上,不再多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