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们,心里都清楚这次事件的严重性。  不管怎么说,朱小宝动手杀了文豫章的独子。  这无疑是在挑战大明律法,挑衅洪武皇帝!  之前洪武皇帝向全国每家每户的丁男颁布《大诰》,要求百姓都要懂法守法,如今朱小宝却知法犯法,这不是公然打陛下的脸吗?  虽说朱小宝是大明的皇嫡长孙,但朱元璋在法理和人情之间会如何抉择,谁也说不准。  谁也不敢确定,朱元璋会不会因为这件事,重新考虑朱小宝的储君之位。  得知朱小宝杀人入狱的消息后,众人都慌了神,很多人连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没搞清楚,就毫不犹豫地赶来为他撑腰。  他们对朱小宝的感情是纯粹的,和徐家不同,徐家遇事首先考虑的是利弊,而他们更看重人情。  或许,这就是历史上淮西勋贵被朱元璋大肆屠戮的另一个原因吧。  他们没有中山王府那般沉稳。  他们依旧是一群直爽的莽夫。  然而,常言说得好,仗义每多屠狗辈,负心多是读书人。  朱小宝就喜欢这群莽夫,愿意和他们在一起,所以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他们,不让他们重蹈历史的覆辙。  这也是他不让众人插手此事的原因。  对方可是兵部侍郎,手握重权,背后还有中山王府撑腰,势力丝毫不比淮西勋贵弱。  就算是蓝玉、汤和这样的人物,也不敢确定朱元璋最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。  皇宫内一片欢声笑语。  旭日东升,千步廊内也早已热闹非凡。  所有藩王都早早地聚集在此。  过了今天,他们就要各自前往自己的藩地了。  朱元璋今天也来得很早,虽说他对这些儿子们多有提防,但心里还是渴望着一家人能团团圆圆的。  可惜的是,朱小宝没能来参加,这份遗憾,恐怕一辈子都弥补不了了。  等到日上三竿的时候,许多身着朱紫官服的朝臣也都到了,可唯独不见淮西勋贵的身影。  朱元璋心里有些不高兴,但他度量大,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发脾气。  “父皇,这是儿子特意给您定制的平安扣,系在腰间,愿您平平安安!”  秦王满脸笑容地对朱元璋说道。  接着,晋王也献上了寿礼。  “儿子给父皇寻来一个长寿玉桃,都说玉能养人,祝父皇长命百岁!”  朱元璋听了,笑得合不拢嘴。  这次寿礼,朱元璋办得比较随意。  他不太喜欢太过隆重的仪式,觉得太浪费钱财。  朱棣也暂时放下了心思,走上前说道。  “儿子祝……”  话还没说完,傅友文和詹徽就满脸冷汗地走了过来。  朱棣心思细腻,一看就知道两位大人有要事禀报,便把话咽了回去。  “陛下,朱小宝出事了。”  詹徽小声地在朱元璋耳边说道。  朱元璋瞬间就变了脸色。  朱棣心里一惊!  只见朱元璋眼中怒火渐生,却又强忍着不发作。  朱棣知道,老爹这是在极力压制怒火,而且这火肯定不小!  通常情况下,老爹越是平静,就说明越有人触碰到了他的底线!  这是……  要大开杀戒的节奏啊! 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扬,挤出一丝笑容。  “你们先在这儿待着,我去处理点事儿。”  说完,便丢下众人,背着手缓缓离开了。  细心的人发现,朱元璋的身子在微微颤抖。  但大多数人都一头雾水。  今天可是老爷子的大寿,再大的事,也得给寿礼让步吧!  老爷子就不能先把事情放一放吗?  众人心里各有各的想法。  朱元璋一离开千步廊,刚才还强装的平静,瞬间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怒容。  他浑身散发着一股怒火,厉声喝道。  “说!”  詹徽吓得脸色惨白,声音颤抖地说道。  “朱小宝被关在了刑部大牢。”  朱元璋的脸气得直抽搐,咬牙道。  “好啊!杨靖还真有胆子!”  朱元璋双手在袖笼里紧紧握拳,额头上青筋暴起。  “你们去稳住寿礼,等咱回来。”  詹徽和傅友文连忙应道。  “遵旨!”  等两人离开后,朱元璋大声吼道。  “给我滚出来!”  蒋瓛闪现在朱元璋面前,“扑通”一声跪下,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。  “说!”  蒋瓛战战兢兢地说道。  “回……回皇爷,是锦衣卫失职。”  “昨晚元宵节,有几个扒手靠近小大爷,锦衣卫去驱赶扒手的时候,让另一拨文府的人把赵姑娘给抓走了……”  蒋瓛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。  其实,在这短短的后半夜,他就已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查清楚了。  要是没搞清楚就来向朱元璋汇报,恐怕他现在已经是一具尸体了。  虽然现在朱元璋也很生气,但至少他还能保住性命。  朱元璋一脚狠狠地踹在蒋瓛头上。  “废物!”  “幸好他没出什么事!”  “昨晚当值的锦衣卫全部处死!连这点事都办不好,都去地狱当差吧!”  就这么一句话,六条人命没了。  朱元璋眯起眼睛,冷冷说道。  “文豫章真是养了个好儿子啊!”  “朕还没找他临淮侯的麻烦呢,他倒自己送上门来了。”  “把他所有的罪证都送到奉天殿,等朕回去看。”  说完,朱元璋背着手,怒气冲冲地朝着刑部大牢走去。  刑部。  朱元璋的突然出现,把杨靖吓得差点从太师椅上摔下来。  他抬起头,看到朱元璋那张阴沉的脸,知道皇帝这是生气了。  “听说你抓了人?”  朱元璋冷冷瞥了他一眼。  杨靖吓得浑身发抖。  “陛下,您……您请坐。”  “咱问你话呢!”  朱元璋大声呵斥道。  杨靖哆哆嗦嗦地答道。  “是……是抓了人,朱小宝杀了文大人的独子。”  杨靖怎么也没想到,这桩命案会惊动朱元璋亲自来到刑部。  这足以说明朱元璋对这个案子非常重视。  看来文大人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不一般啊!  他赶忙又补充道。  “证据确凿,这个案子影响重大,微臣亲自带人去抓的案犯,案犯也都招供了。” 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,因为他发现朱元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,仿佛要吃人一般。  不对啊!  看皇帝这架势,似乎不是为了文豫章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