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马老头的视角出发,他的观点是正确的,大明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,实则在北疆。  因此,大明将军事和经济力量集中于北疆,这一基础国防战略是正确的。  朱小宝虽能理解马老头的观点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赞同。 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倭国一样,深得朱小宝的憎恶。  朱元璋凝视着久久无法平静的朱小宝,说道。  “你认为,加强海防是必要的吗?”  朱小宝轻声应了一声,兴致缺缺的答道。  “尽管朝廷已经设了海禁,但倭寇仍旧会来犯,东南沿海的防御确实需要加强。”  朱元璋注视着朱小宝。  “此话怎讲?”  朱小宝答道。  “海洋中隐藏着无数未知,老爷子难道没有考虑过建议皇帝让大明出海探索吗?”  “一方面可以探索各国的风土人情,另一方面也能展示我大明的国威和技术先进性。”  朱元璋道。  “你是说开海?”  “可造船也需要资金啊!”  朱小宝道。  “可以从驿站的收入中节省出一部分用于造船。”  朱元璋应了一声。  朱小宝感到有些困惑,“您这是什么意思?”  朱元璋答道。  “就是咱已经听到了。”  朱小宝面露无奈,轻声叹息,便不再对此事多做争辩。  无论如何,航海的种子已在马老头心中播下,至于他是否会向皇帝提出这个建议,朱小宝也不强求。  朱元璋轻轻扫视了下挂在墙上的地图,开口询问。  “能否将这地图借咱一观,带回宫中细看?”  朱小宝点了点头。  “这有什么不行的?但这地图或许并不准确。”  朱元璋颔首。  “咱不会让其他人看到的,你也别让别人瞧见。”  朱小宝应声道。  “我可没那么蠢!”  “若这东西泄露出去,岂不是授人以柄?”  朱元璋平静地答道。  “那倒不必担心,没人敢这么做!”  “向来都是你决定他人生死,无人能决定你的生死!”  马老头依旧如此自信,让朱小宝感到颇为动容。  “哦,差点忘了!”  朱小宝边说边急忙跑了出去。  朱元璋侧头注视着朱小宝远去的背影。  “这小子在搞什么鬼?神神秘秘的。”  朱小宝离开后,朱元璋又眯起眼睛,凝视起墙上的地图来,自语道。  “真有那么神奇吗?”  “不航海,仅凭一些史料,就能绘制出地图?”  正当他陷入沉思之际,朱小宝捧着两个翠绿的大西瓜走来。  “嘿,这瓜熟透了?” 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。  朱小宝答道。  “早就熟了,一直没想起来给你尝尝,要不要试试?”  “刀呢?没有刀怎么切?拿两个勺子来干嘛?”  朱小宝笑着解释道。  “今天咱们爷孙俩尝试一下富人的吃瓜方式!”  啊?  富人吃西瓜的方式,还有什么不同吗?  当马老头露出惊讶的表情时,朱小宝迅速一掌劈开西瓜,使其裂成两半。  朱小宝随即抓起半个西瓜,用勺子轻巧地挖出带籽的果肉,送进嘴里。  那独特的甜味,立刻充满了他的口腔。  尽管是在寒冷的季节,没有了消暑的凉意,却别有一番风味,特别是在大明朝。  在漫长的冬季,几乎没有什么蔬菜和水果能够存活,能食用的仅限于不易腐烂的蔬果,譬如从南方运来的萝卜等。  这久违的甜美,让朱小宝感到无比的舒适。  “痛快极了,老爷子,这样吃真爽!”  “您快试试!”  朱元璋目不转睛地看着朱小宝毫无顾忌地吃西瓜,他不禁口水直流。  他也急切地拿起另一半西瓜,模仿朱小宝的样子,大口吃下,连籽也不放过。  擦了擦嘴后,他才说道。  “痛快!”  “这西瓜真甜!”  尽管是冬天,但由于屋内燃烧着无烟煤,还是令人感到有些口干舌燥。  吃了一口西瓜后,朱元璋顿感全身舒畅。  尤其这西瓜是朱元璋亲自指挥种的,并亲眼看着它成长的。  那种感觉,就像是吃了蜜一样甜。  “不得不说,这样吃西瓜还真是过瘾!”  第二天,东方初现鱼肚白。  朱元璋带着两份奏疏回到奉天殿。  “来人,去把何广义叫来。”  在朱小宝那里度过的一天,让他这几日的忧伤悄悄地缓解了一些。  那小子总有办法让他忘记悲伤。  朱元璋感到既好笑又无奈。  真是连悲伤的机会都不多给咱啊!  混小子!  不久,锦衣卫指挥佥事何广义便匆匆而来。  朱元璋将涉及蓝田县令的处理奏疏递交给何广义。  “这是朱小宝批阅的,你去蓝田执行吧!”  “你这是在为朱小宝杀人,要做得干净利落,完成后,再将名单呈交给我。”  “属下遵命!”  何广义明白,老爷子这是在培养自己与皇长孙殿下的默契。  毕竟未来锦衣卫这把利刃,是要交给皇长孙殿下的。  何广义离开后,朱元璋随即下令上朝。  群臣早已在殿外等候。  他们注意到朱元璋上朝的时间似乎比以往晚了些,却不知具体原因。  朝会开始后,朱元璋指示傅友文,将驿站的收益额外拨出三十万,着手北疆长城防线的建设。  工部自然会全力配合。  劳力方面,北疆的三万北元俘虏,全部调去修建长城。  朱元璋这一决策颇显无情,但群臣无人敢于提出异议。  武将们对此感到非常满意。  文官们纵有千言万语的不满,也只能藏在心底。  若他们敢提出反对,恐怕北疆那数万死于北元铁骑之手的家人们,会将他们骂得体无完肤。  朝会主要就讨论了这两件事。  最近国家相对平静,唯一令人头疼的,就是雪灾问题了。  这事,朱元璋只能让相关部门密切关注,也别无他法。  朝会结束后。  几位大臣有序地退出宫城。  出了武定门后,工部和礼部尚书都聚集在詹徽周围,部分官吏则围绕在傅友文周围。  讨论的话题相同。  为何勤政的洪武皇帝,现在上朝的时间突然推迟了?  傅友文和詹徽与老爷子关系密切,不时会被召见,因此他们只能从这两人那里间接获取一些消息。  他们的担忧是有道理的。  倘若老爷子身体欠佳,有意托付后事,他们必须预先得知以便应对。